干细胞百科
一文读懂人体免疫力是如何抵抗病毒的
-01-
病毒入侵与感染途径
大多数病毒感染时,会遇到障碍。机体中最有效的屏障是是皮肤和粘膜,以及肠道的化学环境 。
,病毒通过胃肠道进入人体,包括轮状病毒、肠腺病毒和甲肝病毒(HAV)。通常,病毒是通过人直接接触或污染的饮食传播的。
第二,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。由流感病毒、鼻病毒、冠状病毒、麻疹病毒、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(VZV)和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引起的呼吸道感染,通常通过气溶胶飞沫传播,及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。
第三,病毒通过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。如单纯疱疹病毒(HSV)和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(VZV)。尤其是HSV,可以通过小的割伤和擦伤感染口腔和生殖器粘膜、眼睛和皮肤。还有一些疱疹病毒,如Epstein-Barr病毒(EBV)和巨细胞病毒(CMV),以粘膜为靶点。CMV也可以从母亲垂直传播到婴儿,很少通过输血。HPV针对皮肤和粘膜,导致疣,并可能转化细胞,诱发癌症,如宫颈癌。
第四,病毒可以通过昆虫作为媒介进入皮肤。如西尼罗病毒、登革热病毒、半林病毒和齐卡病毒。
第五,病毒可以通过体液传播。艾滋病毒(HIV)、乙肝病毒(HBV)和丙肝病毒(HCV)可以通过输血或受污染的针头直接进入血液传染给人类。
大多数病毒只在靶细胞中复制,主要由病毒受体分布的决定。许多病毒使用两种受体,如CD4和趋化因子受体5(CCR5)在HIV感染的T细胞上的表达。
附着细胞受体后,病毒可能与细胞膜融合或内吞,然后通过与囊泡膜(包膜病毒,如HSV和HIV)融合进入细胞质或细胞核,或在细胞质中一次跨细胞膜或诱导内吞囊泡裂解(无核病毒,如Norwalk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)。 然后,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机制和专门的病毒编码蛋白在细胞内快速复制。一旦它们在细胞内繁殖,许多病毒就会诱导细胞溶解,以促进新的传染性病毒(例如,痘病毒、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疱疹病毒)的释放。在细胞不死亡的情况下,其他病毒通过细胞膜从受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(例如艾滋病毒和流感病毒)。然而,病毒进入人体后,会遇到许多先天防御,并激活适应性免疫。
接种疫苗,是战胜病毒和对抗传染病的核心方法。尤其是是慢性感染的病毒,如HIV和HCV。
-02-
知识点一:先天性免疫
病毒感染,会引起机体广泛的防御机制。先天免疫防御机制可阻止/抑制初期感染,保护细胞免受感染,或消灭被感染的细胞。
先天性免疫,在适应性免疫活跃之前就早已启动。对于免疫细胞活化的炎症,通过先天免疫防御机制启动适应性免疫,是至关重要的。先天免疫防御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(PRRS)启动的。他可以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(PAMP),包括TLRs、NLRs和 RLHs,以及AIM2中缺失的传感器分子。
细胞传感器促进IL-1,IL-18、I型(α/β)-IFN)、干扰基因和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。 TLRs是由许多细胞表达的细胞表面或内小体膜结合蛋白,包括DC细胞、巨噬细胞、淋巴细胞和实质细胞。在大多数细胞类型中,TLRs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可诱导的,一些(TLR7/8/9)在专门的浆细胞样DCS高水平上表达,以快速产生IFN。 不同的TLR分子识别特定的病毒产物,如单链和双链RNA(TLR3和TLR7/8)或双链DNA(TLR9),如下表:
视黄酸诱导基因I(RIG-I)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(MDA-5)介导病毒核酸的细胞质识别。这些激活线粒体抗病毒信号(MAVS),以刺激干扰素-I生成,并激活炎症小体,而炎症小体是促进caspase的激活,并诱导促炎症的IL-1β和IL-18产生的分子复合物。
NLRPs是PAMPS的第二类胞浆传感器,通过适配器蛋白ASC激活炎症小体。这些包括NLR P(或NALP)、NOD和IPAF/NAIP受体。有三种主要的炎症体参与了抗病毒免疫:NLRP3炎症体、RIG-I炎症体和AIM2炎症体。先天防御系统由多种细胞成分和许多特殊蛋白质组成。已知和研究得最多的抗病毒蛋白是α/βIFNs,他们通过I型IFN受体发挥作用,并引起100多种基因变化。这种“抗病毒状态”的后果之一是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和防止病毒复制。
多个白细胞亚群参与先天免疫,包括巨噬细胞、DC细胞、中性粒细胞、NK细胞、NKT细胞和γδT细胞。
-03-
知识点二:适应症免疫
先天免疫通常会减缓而不是阻止病毒的感染,可以给适应性免疫反应赢得时间。
抗体,通过与游离病毒颗粒结合起作用,阻断宿主细胞的感染 。 T 细胞,主要是识别和破坏病毒感染的细胞,或启动炎症反应。
在脾脏和淋巴结,B细胞滤泡,T细胞,B细胞遇到抗原后激活。其中,一部分活化的B细胞成为短寿命浆细胞,而另一部分则移动到B细胞的边缘,并通过在B细胞MHC-II上呈递抗原肽与抗原特异性CD4+T细胞相互作用。
活化的B细胞,在CD4+Tfh细胞的帮助下启动生发中心(GC)反应,确保体细胞的高突变和亲和力成熟,以选择高亲和力、产生抗体的长寿命浆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。抗体结合表达在天然蛋白质表面的表位,阻止病毒附着或渗透到目标细胞。之后通过CDC或者ADCC的作用,裂解病毒。偶尔,抗体结合病毒的FC受体结合可能导致感染,并导致更严重的组织损伤,发生在登革热和HIV感染。
参与保护人体粘膜表面的抗体主要是IgA,IgG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,特别是在阴道粘膜等部位 。这两种抗体同型主要作用于阻断上皮细胞的感染。
与IgG抗体相比,IgA 抗体的持续时间要短得多,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对粘膜病原体的免疫,通常比对全身病毒感染的免疫时间短得多。
-04-
知识点四:免疫记忆
免疫记忆,是适应性免疫的主要特征。疫苗学的目的是诱导长期免疫记忆,以防止再感染 。在感染某些病毒后,记忆可能会延长,可能对宿主的生命有影响(天花病毒 )。
记忆的定义,是特异性淋巴细胞和产生抗体的浆细胞的持续存在,而不是抗原的持续存在,以诱导淋巴细胞的持续激活。
体液记忆涉及骨髓中的长寿命浆细胞,这提供了一个持续的低水平血清抗体来源。体液免疫的维持也涉及一群稳态维持记忆B细胞,这可能是维持稳定数量的长寿命浆细胞所必需的。
记忆T细胞池由IL-7和IL-15控制的低水平稳态分裂调节。对于记忆CD8+T细胞来说,IL-7对于存活是至关重要的,而IL-15对于维持记忆T细胞池大小的低水平增殖是至关重要的。
▉ 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分化
-05-
知识点四:免疫逃逸
▉ 低水平持续感染引起T细胞衰竭
由于长期暴露于持续性病毒刺激,T细胞受到持续刺激。效应T细胞失去效应功能,记忆T细胞特征缺失。T细胞衰竭便发生了,不再搭理病毒了。
相关关键词:
- 相关推荐MORE+
-
04-27
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已成全球趋势
膝盖,承载着我们一生的重量,也是最容易报废的关节之一。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、运动损伤积累,慢性膝关节疼痛已成为困扰数亿人的沉重负担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,中国KOA的患病率达到18%,65岁以上的老年人KOA的发病率达85%,55岁以上人群中KOA的影像学改变率为60%。...
-
04-24
干细胞疗法与传统医美在延缓衰老方面存在根
世界卫生组织对疾病康复、抗衰老的新定义:“治愈疾病、减缓衰老最根本的途径是修复细胞、改善细胞代谢、激活衰老细胞的功能”。根据《协和医学杂志》杂志上发表的文献《间充质干细胞在整形美容领域的应用》,随着组织干细胞的老化与流失,可能导致许多衰老相关疾病。补充外源性干细胞是减缓衰老的有效...